晚晴照顧服務 伴長者到生命盡頭
每個人都避不過生老病死,但你可以如何選擇「好死」,並向身邊人講出往生後安排的意願。本會近年為居於香港賽馬會深圳復康會頤康院(頤康院)及曾肇添護老院內的院友提供晚晴照顧計劃,希望協助他們在生命走到盡頭前,打點好自己的「身後事」,讓他們無憾地離開。作為負責此服務的社工陸艷姑娘及資深護士郭石娥姑娘,透過幫助長者深深體會何謂「好死」。
隨着醫學科技進步,人類壽命愈來愈長,但年紀愈大病痛愈多,很多時長者在離世前,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或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或長期病患。長期病患令患者受煎熬,如果再進行入侵性治療會更加辛苦。晚晴照顧計劃之目的,主要是幫助長者減輕身體的痛楚和不適,讓他們有高質素的晚期生活,能有更多時間與家人及朋友相處,安詳地離世,而非急急忙忙不斷進出病院,受著疾病及治療的折磨。
社工陸姑娘大學畢業後便加入頤康院。在晚晴照顧服務中主要負責為長者及家屬提供資訊及情緒支援。「記得最初接觸晚晴服務時,都會有點壓抑,因為經常會接觸到死亡,也知道自己照顧的院友即將離世。之後我明白到此服務是在幫助他人,讓院友在離世前留有尊嚴,減少遺憾;這不單在為自己『積福』,當中的成就感成為我繼續推動此服務的動力。」
作為院舍社工,陸姑娘明白推動此服務的難度,畢竟院友對離世有著不同的心境,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會了解院友的想法及心理狀態,再選擇合適的院友邀請他們來參加生命教育小組,在小組中讓組員分享和回顧重整自己的人生和人生意義,再帶領組員逐漸進入思考未來晚晴照顧、醫療預設指示及身後事的安排。當院友進入晚晴照顧階段,鼓勵長者說出自己的意願及希望後事如何安排。
「很多院友參加生命教育小組前,都會說身後事想順其自然處理,但參加小組後說,原來這些可以按自己意願提早安排,有時候家人在長者離世後不知道他的意願,會覺得內疚及遺憾,所以提前做準備,對長者及家人都有好處。」陸姑娘說。
舉辦網上惜別會 為長者向摰親道別
說到近期印象較深刻的個案,陸姑娘第一時間想起珠媽。「珠媽生前人緣很好,跟很多院友都是好朋友。去年年中她身體情況每況愈下,吃止痛藥也未能紓緩。有見及此,我們於6月時決定為珠媽舉辦一場線上惜別會,當時我們邀請了院內不同崗位同事,包括醫生、護士、護理員、社工和院長等及部份珠媽的院舍好友,及因疫情未能返回內地的珠媽家人、親朋好友和教會牧師、姊妹等一同視像連線。惜別會中我們和珠媽一同分享大家過去相處快樂的時光等等人生片段,在場珠媽也為我們送上她親手做的[平安珠],並向大家表達:[我愛大家,我也知道大家愛我,我已準備好回天家,我不孤獨不痛苦,我開心坐上飛機起飛,大家不要傷心,要開心繼續生活]。珠媽終在10月去世,期後我們為她舉辦一個線上追思會,珠媽的家人和與熟識珠媽的院友、職員及義工一起參加,雖然我們有很多的不捨,但見到珠媽無遺憾無痛苦,帶著感恩之心離開人世,這也是大家的心願。」
晚晴服務需求增 為使用者提供貼心照顧
在曾肇添護老院擔任護士的郭石娥姑娘,在加入復康會前已在公立醫院內負責晚晴照顧服務。郭姑娘謂,隨著社會變化,以往服務只提供予晚期癌症病人,到近年已擴展至腎衰竭、慢性病及其他情況不可逆轉的病人。她回憶道,當時在醫院使用晚晴照顧服務的病人,很多在入院時情況已經轉差,她的工作就以照顧病人為主;但轉到曾肇添護老院工作後,與院友接觸的時間較長,與他們建立起深厚關係,也令她自覺要更了解院友的需要。
「舉個例子,一些公立醫院因人手問題未能天天安排病人洗澡,有些只提供『沖涼包』讓病人在床上抹身。但曾肇添護老院這裡就是每日為院友洗澡,甚至有吹頭服務,這些貼心的小舉動對長者來說十分重要。」
郭姑娘謂,在晚晴服務中,讓院友及家人有心理及實際上準備,接受院友有隨時離世的可能是十分重要的,因為當那一刻到時,院友及家人都不會措手不及,而且趁院友在生時的陪伴,對家人來說也是無憾。
「就像早前一位叫江伯的院友,他離世前已經90歲。在他最後的一段日子,我們提供獨立房間,好讓他的兩個女兒能每天來探訪及餵食江伯最喜歡的食物。另外去年9月,我們特地為江伯開了一個小型生日會,江伯所有的子女及孫兒都有出席,同事也為他們拍了影片,江伯在生日會上表現得非常開心。生日會後一個月江伯就去世了,我很欣慰江伯的兒孫在他最後的時間能陪伴在側。」
目睹長者離開難免會感到傷心,陸姑娘及郭姑娘都需要時間平復自己的情緒。能夠堅持這個工作,相信家屬正面的反饋是重要的原因。如珠媽的女兒發給頤康團隊的短訊:「非常感謝愛心團體,讓珠媽有一個美好的人生句點。珠媽95歲,帶著喜樂、滿足、開心和感恩的心離開這個世界,返回天家是美好和開心的事,還有她不孤單,因為有兩位美麗的天使跟她辦理告別一切儀式,雖然簡單,但對珠媽及家人,意義非常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