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尊重 度身支援 共融職場同發揮

要讓殘疾及不同需要人士重新回到社區,自主生活,賦權有能者重新投入職場十分重要,然而殘疾人士在求職時仍然面對不少挑戰。幸好近年不少企業或社企致力打造友善、多元、共融職場,讓復康人士可以在愉快和舒適的環境下工作。早前香港中華煤氣人力資源總經理譚美玲(Bonny)和香港復康會高級經理(社會企業)謝俊文(Rick)於香港復康會周年大會上,與大家分享有關職場共融的看法。

提供不同支援 助提升效率

一直以來,香港中華煤氣都在推動和鼓勵聘請殘疾人士方面不遺餘力,公司會安排同事擔任工作指導員,亦師亦友,讓殘疾人事在工作上得到更合適支援,更容易適應工作及發揮得更好。人力資源總經理譚美玲表示:「中華煤氣公司很着重唯才是用,員工的身體狀況、年紀、性別都不會影響我們的決定。其實很多殘疾人士比一般人工作更專注、勤力。此外,企業也有不同的政策配合一些有特別需要的員工,例如我們會提供彈性上班時間給一些需要乘搭復康巴士上班的員工,讓他們可以配合復康巴士的服務時間,方便上班。」

 Bonny認為做到職場共融,最重要是溝通和配合,以及真誠對待。

除政策上的支援外,Bonny認為溝通同樣重要,她表示,企業會聘請專業機構向員工講解不同能力人士的需要,幫助員工掌握與他們溝通和相處的方法,以及了解他們會遇到甚麼困難等。又會為員工提供手語班,讓員工可以跟聽障同事有多些溝通,不會讓他們感到被孤立。「最重要是真誠對待同事,還有就是表揚,肯定他們在工作上的貢獻,讓他們有機會表達自己。」

 Rick希望能有更多就業機會,幫助復康者能夠累積工作經驗。

提供就業機會 讓復康者發揮所長

在很多人眼中,工作能力勝於一切,亦因為這個錯誤觀念,令很多復康人士得不到公平的就業機會。香港復康會高級經理(社會企業)謝俊文卻認為態度重於一切,會上他更分享了第一天入職香港復康會旗下社企營康薈時遇到的難忘經歷,「第一天上班就遇到一位男同事,他因疾病導致一隻眼睛失明,脊椎的活動能力也因此受到影響,當時我也很擔心他能否工作。可能他感受到我的疑慮,又或是早已習慣被人質疑,他二話不說就立刻把整箱尿片搬起,然後跟我說:『多重的貨物我也搬得起。』我最欣賞和難忘的,並非他有多大力,而是他會想盡辦法克服障礙,告訴我他能勝任這份工作。他的缺陷限制不到他的自信和價值。」

無可否認,復康人士要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不容易,所以他認為,最重要是僱主能提供多些就業機會和共融工作環境,幫助他們累積工作經驗,「透過社企與具有社會使命和承擔的企業提供合適的工作環境和機會,有助不同能力人士累積經驗,重新回到社區。作為社企,我們既要創造社會價值,也要做到自負盈虧,雖然當中遇到不少困難,但香港復康會仍然會繼續堅持。」

多一份尊重 造愛心職場

職場共融成功與否,有賴於各方的配合,香港復康會副主席司徒永富博士認為,辦公室最需要的是一份尊重,「職場不是一個冰冷的地方,大家有着共同的語言,只需要多一份尊重,多行一步已足夠,所以需要由態度和尊重做起。一方面經營者需要提高相關意識,人力資源或行政部門高層也需要擁有此概念。」 就如司徒博士所言,以尊重維繫彼此間的關係,讓每個員工都可以工作得有尊嚴,為員工締造一個有愛心的職場,這才是香港職場應有的新常態。

 司徒永富博士(左)希望大家能行多一步,讓復康人士能工作得有尊嚴,這樣才能打造愛心職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