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職訓30年,當「明仔」變成「明Sir」─
專訪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導師林良明
從1989年參與復康義務工作隊,到1994年香港復康會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中心)成立,於中心開班協助殘疾人士找到自己的職場新方向,迎接新挑戰。30年間,林良明由當日的「明仔」,早已變成「明Sir」,過程中與學員一同見證時代變遷,由文職班教導實用電腦技巧,到發展數碼攝影班,為不少殘疾人士裝備自己、重返職場,靠的是一路自我增值,和「證明自己不是沒有用」的心。
一切由中文打字比賽開始
時間回到1993年,當年的「明仔」以每分鐘25字,奪得全港肢體傷殘人士中文電腦打字比賽冠軍,同年,他獲一間律師行聘用,成為中文打稿員。1994年,他受香港復康會總幹事邀請,成為職業復康及再培訓中心導師,教授接待員及實用文職培訓課程。1997年,政府宣佈將資訊科技教育普及化,為中、小學提供足夠的電腦硬體設備和教師培訓,而「明仔」這幾年間已經於中心培訓近200名殘疾人士,教導他們各種電腦軟件的使用技巧。
除了教授電腦技巧,「明仔」還幫忙做職業配對,將以往打稿員的工作,轉交給學員完成。「初時學員畢業後未能找到工作,我便聯絡舊僱主,讓學員可以接一些中文打字工作來做。」
除了教授運用技巧,中心亦會舉辦比賽,鼓勵學員提升技能。
傳呼機傳呼員+投注站職員 學員就業率達9成
隨著中心愈來愈多人認識,工作機會也慢慢增多,其中傳呼機傳呼員及投注站職員更是學員的「大僱主」。「當時中文打字未算十分普及,如果打字夠快,其實很容易找到工作。我們除了會訓練速度,更會安排一些口語化的句子給學員練習,針對不同行業去調整學員的訓練。」
另外一個就業率非常高的,是中心的投注售票員課程,除了應對技巧,中心更按實景一比一製造售票窗,讓學員親身體驗入職後的工作環境。工作技巧是培訓的一環,但要成功就業,更重要的是學員的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勝任。中心透過這些訓練的細節,讓學員接觸工作環境和面對的處境,培養學員的工作信心。
年輕的「明sir」於售票窗實景前向參觀來賓介紹培訓情況。
除了「言傳」,還有「身教」
時至今日,傳呼機已變成智能手機;投注由親身到窗口買票,變成手機或網上投注;中文打字也成了小學的基本課程,但中心並沒有停下腳步,一直開辦新課程讓學員與時並進,不被社會淘汰。2009年,「明Sir」憑自己多年來對攝影的興趣加上於網上自學,於中心加開數碼攝影班,從攝影知識、相機操作,到後期修圖,至今已有十五個年頭。
談到開心事,「明Sir」還是那句聽來老掉牙但真誠的「見到學員可以學以致用」。「有一位工傷的學員,手不能拿重物,讀完攝影班後由攝影助理開始做起,一步一步到成立自己的攝影公司。公司的第一單生意,是替兒子拍攝大學畢業照。」
回看30年導師生涯,「明Sir」最珍惜的是「由自己努力賺來的每一元」。「其實殘疾人士受病情影響,比較容易疲累,出外工作本來就是挑戰。但我經常對學員說,不要說自己做不到,我自己的手也不靈活,但我都可以打字、可以拍攝」。
「比起躲在家中,更重要的是活得開心之餘,要證明自己不是沒有用。」
快將退休的「明Sir」,正努力培訓合適的接棒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