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照顾服务 伴长者到生命尽头
每个人都避不过生老病死,但你可以如何选择「好死」,并向身边人讲出往生后安排的意愿。本会近年为居于香港赛马会深圳复康会颐康院(颐康院)及曾肇添护老院内的院友提供晚晴照顾计划,希望协助他们在生命走到尽头前,打点好自己的「身后事」,让他们无憾地离开。作为负责此服务的社工陆艳姑娘及资深护士郭石娥姑娘,透过帮助长者深深体会何谓「好死」。
随着医学科技进步,人类寿命愈来愈长,但年纪愈大病痛愈多,很多时长者在离世前,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退化,或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或长期病患。长期病患令患者受煎熬,如果再进行入侵性治疗会更加辛苦。晚晴照顾计划之目的,主要是帮助长者减轻身体的痛楚和不适,让他们有高质素的晚期生活,能有更多时间与家人及朋友相处,安详地离世,而非急急忙忙不断进出病院,受着疾病及治疗的折磨。
帮助他人成最大推动力
社工陆姑娘大学毕业后便加入颐康院。在晚晴照顾服务中主要负责为长者及家属提供资讯及情绪支援。「记得最初接触晚晴服务时,都会有点压抑,因为经常会接触到死亡,也知道自己照顾的院友即将离世。之后我明白到此服务是在帮助他人,让院友在离世前留有尊严,减少遗憾;这不单在为自己『积福』,当中的成就感成为我继续推动此服务的动力。」
作为院舍社工,陆姑娘明白推动此服务的难度,毕竟院友对离世有着不同的心境,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会了解院友的想法及心理状态,再选择合适的院友邀请他们来参加生命教育小组,在小组中让组员分享和回顾重整自己的人生和人生意义,再带领组员逐渐进入思考未来晚晴照顾、医疗预设指示及身后事的安排。当院友进入晚晴照顾阶段,鼓励长者说出自己的意愿及希望后事如何安排。
「很多院友参加生命教育小组前,都会说身后事想顺其自然处理,但参加小组后说,原来这些可以按自己意愿提早安排,有时候家人在长者离世后不知道他的意愿,会觉得内疚及遗憾,所以提前做准备,对长者及家人都有好处。」陆姑娘说。
举办网上惜别会 为长者向摰亲道别
说到近期印象较深刻的个案,陆姑娘第一时间想起珠妈。「珠妈生前人缘很好,跟很多院友都是好朋友。去年年中她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吃止痛药也未能纾缓。有见及此,我们于6月时决定为珠妈举办一场线上惜别会,当时我们邀请了院内不同岗位同事,包括医生、护士、护理员、社工和院长等及部份珠妈的院舍好友,及因疫情未能返回内地的珠妈家人、亲朋好友和教会牧师、姊妹等一同视像连线。惜别会中我们和珠妈一同分享大家过去相处快乐的时光等等人生片段,在场珠妈也为我们送上她亲手做的[平安珠],并向大家表达:[我爱大家,我也知道大家爱我,我已准备好回天家,我不孤独不痛苦,我开心坐上飞机起飞,大家不要伤心,要开心继续生活]。珠妈终在10月去世,期后我们为她举办一个线上追思会,珠妈的家人和与熟识珠妈的院友、职员及义工一起参加,虽然我们有很多的不舍,但见到珠妈无遗憾无痛苦,带着感恩之心离开人世,这也是大家的心愿。」
晚晴服务需求增 为使用者提供贴心照顾
在曾肇添护老院担任护士的郭石娥姑娘,在加入复康会前已在公立医院内负责晚晴照顾服务。郭姑娘谓,随着社会变化,以往服务只提供予晚期癌症病人,到近年已扩展至肾衰竭、慢性病及其他情况不可逆转的病人。她回忆道,当时在医院使用晚晴照顾服务的病人,很多在入院时情况已经转差,她的工作就以照顾病人为主;但转到曾肇添护老院工作后,与院友接触的时间较长,与他们建立起深厚关系,也令她自觉要更了解院友的需要。
「举个例子,一些公立医院因人手问题未能天天安排病人洗澡,有些只提供『冲凉包』让病人在床上抹身。但曾肇添护老院这里就是每日为院友洗澡,甚至有吹头服务,这些贴心的小举动对长者来说十分重要。」
郭姑娘谓,在晚晴服务中,让院友及家人有心理及实际上准备,接受院友有随时离世的可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当那一刻到时,院友及家人都不会措手不及,而且趁院友在生时的陪伴,对家人来说也是无憾。
「就像早前一位叫江伯的院友,他离世前已经90岁。在他最后的一段日子,我们提供独立房间,好让他的两个女儿能每天来探访及餵食江伯最喜欢的食物。另外去年9月,我们特地为江伯开了一个小型生日会,江伯所有的子女及孙儿都有出席,同事也为他们拍了影片,江伯在生日会上表现得非常开心。生日会后一个月江伯就去世了,我很欣慰江伯的儿孙在他最后的时间能陪伴在侧。」
目睹长者离开难免会感到伤心,陆姑娘及郭姑娘都需要时间平复自己的情绪。能够坚持这个工作,相信家属正面的反馈是重要的原因。如珠妈的女儿发给颐康团队的简讯:「非常感谢爱心团体,让珠妈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句点。珠妈95岁,带着喜乐、满足、开心和感恩的心离开这个世界,返回天家是美好和开心的事,还有她不孤单,因为有两位美丽的天使跟她办理告别一切仪式,虽然简单,但对珠妈及家人,意义非常深厚。」